别让教育焦虑填满假期
浙江省嘉兴市杨晓杰
培训班、竞赛辅导……不管孩子意愿如何,日程先得排满,时间不能浪费——假期来临,不少家长的教育焦虑有增无减,期待孩子“弯道超车”。
这实际上存在着不小的误区。假期本是孩子调整蓄势的宝贵窗口,一味用各种课程填满日程表,效果几何要打个问号。
孩子的成长有其自身规律和节奏,盲目强化你追我赶的竞争,不仅无益于孩子成长,还可能适得其反。家长应抱有更多耐心,在教育过程中张弛有度、适度“留白”,善于发现孩子的独特闪光点,引导他们发掘自身的兴趣和潜能,激发他们的好奇心、求知欲,从而提升自主探究能力。
叶圣陶先生曾比喻:“教育是农业,不是工业。”作物生长要遵时令,人的成长也要尊重规律。少一点功利心态,把假期还给孩子,他们将获得更饱满的学习热情、更全面的成长进步。
无人机飞手培训须规范
河南省郑州市段伟利
据中国民航局预测,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.5万亿元,到2035年有望达到3.5万亿元。2024年底,全国注册无人机已达217.7万架,而颁发的有效执照仅24.73万本,供需矛盾日益突出。
市场需求催生大量飞手培训机构,但质量参差不齐。有的机构缺少招生资格和教练员资质;有的大搞低价揽客,收费混乱;有的在培训时长上钻空子,营造“速成”“包就业”的噱头。这些乱象与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相背离,可能导致安全问题。
实际作业中,复杂天气、突发故障、敏感区域操作等情况,对飞手的实操应变能力要求极高。学员参训不能图省事、贪便宜,要善于辨别虚假宣传,多留意机构资质是否齐全、训练质量如何。培训机构要认识到办学不是“卖证书”“赚快钱”,教学规范、收费合理才是长远发展之道。监管部门应严把关口,对无证办学、虚假宣传等行为及时纠偏,对无人机“黑飞”、肇事等行为及时处理,立起安全飞行的严规矩。
低空经济不仅关乎新技术的应用、新职业的成长,也关乎无数人的“头顶安全”。规范培训,答好安全这道必答题,无人机才能飞得更高、更稳。